想起今日在人家里看到那宅子,黄二夫人眼中笑意更盛,她早打听到那院子是白公子亲自设计好找人做的,今日一见,果然是个妙人儿。
还有那些奇特家具,前日她听别的夫人提过,镇子里有家铺子在卖,贴了德天阁的牌子,想买还得预约。
“那就辛苦爹爹和娘亲了!”
黄仙儿晃着黄二夫人的手臂撒娇道,“白公子是我见过最好的男儿。”
黄二夫人叹口气,冲黄二老爷道:
“人都说女大不中留,这次眼见为实了吧。”
黄二老爷喝着茶捋着胡子,并没有应这句话,只道:
“回来路上我看到有煤车从村里出来,问了村民,说白公子昨儿又进了好些煤,看样子我们这乘龙快婿又要大赚一笔了。”
凡事就怕有心人。
以他黄家在白麓镇的根基,短短时间已经将白拂查了个底朝天。
黄二老爷没想到,如今镇子里生意最红火的铁匠铺子,木匠铺子,瓦石匠铺子,香水铺子,煤炭铺子都或多或少和白拂有关联,连德天阁左右相邻的铺子都沾着光。
他还查到那个叫唐虎虎的话本子先生,也和白公子关系匪浅。
他让家里书铺送来唐虎虎所有册子,认真看了看,简直越看越欢喜--
这小子绝对是个有经商头脑的。
居然想到用这种女人们喜欢的故事来宣传自家铺子的东西,给本不起眼的小吃食、上不得台面的小物件赋予额外的意义,叫那些小姐太太们争着抢着掏钱去买。
还有他家的酒。
今日一进小溪村,那酒香就往鼻子里钻,他让人去问了,守在门口的那些人都是被酒香吸引来的,可惜买不到。
做生意做到别人求着买的份上,在大业国,除了那些个有大背景大噱头的,还真不多见。
若是这头脑用在他黄家的生意上...郭老爷笑了笑。
赚大钱?
闻言黄灵儿眼睛一亮,原本因为德天阁不开门营业而有些担心的心,瞬时舒坦了。
“那太好了!正好仙儿姐姐说府里之前买的蜂窝煤用完了,我这就让他们赶紧去买!”
话音刚落提着裙摆就喊上丫头朝外跑了。
黄二夫人笑着摇摇头,也坐了下来。
“老爷,你这声乘龙快婿喊得有些早了,看今天那架势,咱女婿是不乐意的。”
话虽这么说,黄二夫人语气里却并没有多少不满。
他们生意做那么大,这些年,跟着老爷见过的生意人不说有上万,也有大几千,看人的眼光自然没有那么局限。
他们这样的人家,需要的不仅仅是上得了台面的女婿,而是能护她女儿一世的事业继承人。
而白拂,就是他们心目中的合适人选。
黄二老爷呵了一声。
“这小子还太年轻,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,他刚起步,还没经历挫折,不知道世道艰难罢了。”
黄二夫人也是商户出身,深知其中弯弯绕绕,赞同地点点头。
先不说当年黄家起家经历了多少难事,就是他们二房出外创业,有黄家的基业在后面兜着,也没少被人使袢子下黑手。
这世道啊,可不似表面看起来那般太平。
有好的资源却没有背景的商户,守不住产业,被人竞争抢夺的,那是再平常不过的事。
而且商户身份低,去告官不仅得不到公道,还要被剥一层皮,不落得一个家破人亡已是大幸。
不过黄家不一样。
黄家先有从龙之功,后有福太妃在宫中散财收买人心。
黄老爷子更是有先见之明,从旁族中挑选出好些非商户出身的才俊,倾力扶持他们读书科举,如今这些人正值壮年,遍布在朝中各个实权部门,为黄家添了不少助力。
如今能给黄家使袢子的,也只有三大皇商中的另外两个--
陛下一派的盛家,摄政王一派的乔家。
哦,还有个整日跟他们赌气小打小闹的程家,不过这个不足为惧,暂且不提。
他们黄家是哪一派?
黄家哪一派都不是,祖上有训,他们黄家不站队,与陛下和摄政王都交好,谁也不得罪。
...
喻姨娘第一时间知道德天阁有煤到了,而他家的煤还遥遥无期,又急匆匆跑来找郭老爷。
郭老爷也得了消息,赶在喻姨娘赶来前出去了。
他也急啊,但这事光他急有什么用!
今日他出门出得急,没来得及约人,想了想便去了小溪村,想着去煤工坊瞧一眼。
路过德天阁食铺时,他看到院墙外蹲着的一群人,正热烈探讨着什么,便也下了车。
刚下车他看到先前与他八卦的年轻人进了铺子旁边的书铺,忙哎哎了两声加快脚步跟了过去。
白拂是来看宣传册子抄得如何了。
邓元白给他看了角落里高高的一摞纸,“这些够吗?”
白拂翻阅着纸,没有回答,半晌道:
“你们有擅长作画的吗?”
毕竟古代不识字是主流,虽然可以由识字的读给他们听,但能自己看懂更好。
邓元白几人对了个眼色。
“哪种画?”
白拂随手画了几个简体画,“就是类似这种简单的,但要简单明了易懂。”
这种简单线条也算画?
几人嘴角抽了抽,但没敢表现出来,“这个我们可以试试。”
白拂交代几句便走了,走到门口与迎面走来的郭老爷碰了个正着。
“你小子也是来闻酒香的吗?”郭老爷一脸遇到同道中人的高兴表情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