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量了一番建奴如今的人数情况后,朱由校又想起了一件事,于是开口问道:
“朕当初在宫中翻阅辽东战报时,有大臣和将领上书,言及建奴有一种白甲兵名为所谓的巴牙剌,说是武艺高超,壮如熊虎,且箭术了得,是否为真啊。”
“陛下,此虽有夸张之意,但建奴之白甲兵,确实皆为精锐,身披三层重甲,善使钝器,通常用作冲阵或袭扰。”
“其也是野猪皮的心腹精锐,为之随军亲卫,厮杀之时,常常用作奇兵,确实一度让我军无法抵挡。”
“那以熊卿所说,这建奴巴牙剌,真如传言所说,有着一丝锐不可当的意思?”
听到所谓锐不可当,熊廷弼略带鄙夷的回道:
“这不过是当初那些贪生怕死之将,无能无德的官员,为掩盖自身,而吹嘘出来的罢了。”
“辽军昔日腐败不堪,士卒数月不训练,与乌合之众无甚区别。”
“将领贪生怕死,只知克扣军饷,欺压军户。”
“甚至臣初到辽东之时,军中还有传言说女真满万不可敌,为此臣还不惜大力整顿了一番,杀了好几个散播谣言的中层将领,才止住谣言传播。”
“但今时早已不同往日,辽军已改头换面,臣的标营,去年还斩下两百多颗建奴白甲兵的首级呢。”
朱由校听完后也点了点头,看来后世的一些非官方记载,还是比较符合史实的。
建奴的巴牙剌,什么狗屁的天下无敌,真要是这么夸张。
松锦大战时,曹变蛟怎么可能领着三千玉田骑兵,在以少击多的情况下,能把黄台吉的中军大营冲了个稀巴烂,还险些阵斩了这只小野猪。
至于所谓的满万不可敌,朱由校在后世时,也听了不少人云亦云之人吹嘘。
这句话本是辽太祖评价金国女真人的,却被不要脸的人直接岁月史书,嫁接到了与女真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的建奴身上。
而其中,辽东的这些军将官员,可谓是最大的推手,如果不把敌人吹嘘起来,又怎么掩盖自己的无能呢?
有了熊廷弼这个最为了解建奴的人佐证后。
朱由校也算是摸清了建奴军队的一个真实水平。
在他看来,仅以整顿重编之后的辽军战力,此战就根本没有败的可能了,更不用说还有他精心打造起来的羽林亲军。
想到此处,朱由校便看向秦邦屏问道:
“秦将军,你泰山营也算是有个对手了,同为重甲,究竟是建奴厉害,还是我军厉害,到时就在战场上比个高低。”
“陛下放心,我石柱儿郎,个个都是好汉,到时臣必将建奴所有白甲兵的头颅带回,以筑京观,立我泰山营军威。”
秦邦屏早就想开口说话了,他虽然没与建奴正面交战,但他石柱儿郎,勇猛善战。
在三大征时,就经历大小百余战,从未逢过敌手,更别说战败这个词了。
刚刚听到皇帝好似有些忌惮建奴的重甲兵后,他可是颇为不爽。
如果朱由校知道他内心想法,定是哭笑不得,他哪是忌惮,只是有些好奇而已。
了解完敌人的具体情况后,朱由校也不在磨蹭。
直接按照他当初在京师的规划,辽军与羽林军分为两部。
一路以熊廷弼为主将,领沈阳四万军走抚顺开原一线,而后调转兵锋从北向南进兵,一为直击后方,二为锁死建奴逃窜到草原的后路。
另外一路,则以李松平领左卫军镇及羽林军共计四万军,经抚顺从正面进攻建奴重兵防守的萨尔浒关口。
再加上毛文龙所部,共计有近十万军队,形成三面合围之势,一口将建奴给吞下。
这个规模,可比萨尔浒之战明军的出征兵力,只大不小。
萨尔浒之战明军虽然号称四十七万,实际却是连七万都不到,加上朝鲜、叶赫残部,以及朵颜三卫,也不过十万出头而已。
而朱由校也吸收了萨尔浒惨败的教训,对于各军之间的通信及全局统筹部署,也是极为重视。
特意从骁骑营抽调三千汉骑及两千蒙骑,跟在熊廷弼和李松平的后面,以百骑为一队,隔五里驻守在沿途,以为通信及备后之用。
同时也作为后勤粮道,可谓是一举多得,然事关十万大军生死,朱由校决定亲自负责粮草押运之事。
而他们两人则是每隔一个时辰,即派夜不收向驻守骑兵通报一次情况,再由快马送回辽阳,告知于朱由校。
而两军之间,如果不是正面碰上,则禁止互相通信,所部只需按部署行事即可。
且为了不吃老亏,朱由校也是严格叮嘱两人,进兵务必要仔细探查周边情况。
熊廷弼对建奴极为了解,从不骄傲轻视,否则他也不会大胆上疏给万历皇帝,没有十八万军和九万匹马,不要谈征剿建奴的事。
而李松平身为朱由校的绝对心腹,也是通晓军事,熟读兵书的将才,自然也明白骄兵必败的道理。
因此对他二人朱由校还是较为放心的。
明军三路合击的战略,就此定下。
“熊卿,你回沈阳之后,立刻联系阿敏,让他做好准备,等两军对阵之时,即刻调转兵锋,内外夹击,剿灭建奴。”
“至于我军何时出征等一切相关事宜,不要透露给他。”
“臣明白。”
熊廷弼也清楚对于阿敏只可利用不能信任。
朱由校又看着眼前低头颔首的众人说道:
“自今日起,辽沈两城,全部戒严军管,无论何人,凡没有主将军令者,不可进亦不可出,但有违抗,直接斩杀,无需与朕汇报。”
“杨继虎,你从御林军中调拨五百人,会后随熊卿一同赶赴沈阳,你与留守在那的孙云鹤,一同负责此事。”
“培民,你与杨寰,则负责辽阳,务必周密细到,不可出差错,否则朕可不会轻饶。”
郭培民、杨继虎两位御林军千总及杨寰这位随行的锦衣卫指挥佥事,当即应声领命道:
“臣等遵旨。”
喜欢大明完美暴君请大家收藏:(www.xs080.com)大明完美暴君8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